实施生态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(新知
建设美丽中国,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,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。如何建设美丽中国?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生态修复。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成效时指出,“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”;在部署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,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”。建设美丽中国,应科学把握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和实施路径。
生态修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。生态修复主要是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、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方法,改善受污染、受破坏的生态系统。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,不能简单等同。从内涵上讲,生态恢复强调生态回到原有状态,不包括修整之义;生态修复更强调人类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改善甚至重建,使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。二者对人类干预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在生态恢复中人类的干预度是有限的,而在生态修复中人类要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。由于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很难确定,特别是对于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,想要完全恢复到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,在很多情况下技术上不可行、经济上也不合算。因此,许多时候只能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,这决定了生态修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。
我国生态修复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,成绩有目共睹。在中央层面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“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”,大力加强顶层设计,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为生态修复提供制度保障。实践中,针对大气污染、土壤污染、水体污染、森林草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修复工作,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、退耕还林工程、退牧还草工程、荒漠化治理工程等。与此同时,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,在生态修复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。比如,为了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,通过调水引流、控源截污、生态清淤、技术捞藻、水体修复等多条技术路线推进太湖生态修复。现在,太湖水质有了明显改善,富营养化程度从中度改善为轻度,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。再如,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成功探索出科学化、市场化、产业化、公益化一体的生态修复模式,走出了一条从“治沙”到“减贫”再到创造生态财富、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发展道路。我国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,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、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法律法规、鼓励生态修复的地方性创新、推动生态修复产业化进程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等。
以科学方法论进一步实施生态修复。虽然我国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但仍然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、社会参与度不高、技术创新不足、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,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实施生态修复。当前,尤其要在方法论上注意以下两个方面。一是将实施生态修复与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机统一起来。一边修复,一边破坏,最终不可能真正建成美丽中国。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,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。因此,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,必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。二是以系统思维实施生态修复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。正因为如此,习近平同志强调“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”“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、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”。当前,各地在生态修复中还存在条块分割、碎片化修复、顾此失彼、效率低下的弊端,无法有效应对具有高度复杂性、系统性的生态修复问题。生态修复应遵循自然规律,打破区域、流域和陆海界限,打破行业和生态系统要素界限,进行统一修复。
-
发布时间:2024-11-04发布时间:2024-08-23发布时间:2024-04-24发布时间:2024-03-12发布时间:2024-01-18发布时间:2023-12-18发布时间:2023-12-07发布时间:2023-10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