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全奖惩机制推进垃圾分类-荣尚热能
近年来,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流入,垃圾产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。据统计,2015年全市垃圾产生量已达790万吨,日均清运量2.17万吨,日处理能力1.52万吨,处理缺口达每天6500吨。“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。” 2017年10月30日,北京市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到2020年底,“基本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,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达到90%以上”的目标。
目前,北京市在垃圾处理上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引进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,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。但居民初次分类效率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,更多的是依赖物业公司二次分类,集中分类和资源利用环节靠后。造成该情况的原因,一是分类回收标准不明晰、回收设施不健全。目前分类回收桶摆放只深入到社区层面,且并未实现全市覆盖。二是垃圾回收效率低,处理成本偏高。由于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“按人按月”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式,垃圾分类和收集信息手段薄弱,在垃圾分类与否、垃圾产生体积上并未对市民形成数据管理和实质性的奖惩。三是垃圾处理网络与垃圾回收网络衔接不力。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、有害垃圾分类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、易腐及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,这“三个衔接”并不完善,生活垃圾网络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。建议:
应完善制度设计,健全相关规范。推进垃圾分类专门立法。从污染物的排出、收集、运输到清理,作出详尽规定。对垃圾类别划分、包装要求、放置地点等加以明确,并辅以相应惩罚性法规条文。
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处罚机制。从“按人按月收费”向“按体积按分类程度收费”转移,加大乱扔垃圾的惩处力度,将已分类的有害垃圾、可回收垃圾不计入生活垃圾核定量。
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。通过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,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。通过智能终端,实现前端多口分类投放,采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采集信息,将互联网、生活垃圾环卫清运体系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相衔接,通过“三网融合”,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能。
-
发布时间:2024-11-04发布时间:2024-08-23发布时间:2024-04-24发布时间:2024-03-12发布时间:2024-01-18发布时间:2023-12-18发布时间:2023-12-07发布时间:2023-10-30